光州通往邓州的路上,孟之继率领的蛮龙军仍在疾驰。月光下,骑兵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马蹄声如闷雷般滚动,惊起林间的宿鸟。孟之继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铁骑,又抬头望向天边的圆月,眼中闪过一丝坚毅。这个中秋,没有团圆,却有守护。只要他们多向前一步,前方的山河就多一分安稳。
光州城外的官道上,马蹄声碎,三万蛮龙军如一道黑色洪流,在月光下劈开夜色。孟之继勒住马缰,胯下的“无影”打了个响鼻,喷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消散。他抬手示意全军暂歇,目光投向西北方向——那里,是邓州的方向。
副将木昂催马上前,这位来自西南蛮族的汉子,脸上还带着部落特有的图腾刺青,声音如洪钟:“将军,再往前五十里,就到邓州地界了。要不要派斥候先去探探路?”
孟之继点头:“好,摸清邓州城防部署,特别是蒙古人的粮仓和军备库位置。记住,只探不打,天亮前必须回来复命。”
木昂领命而去,很快,五十道黑影便消失在路旁的密林里。
孟之继翻身下马,走到路边一块平整的大石旁坐下,从怀中掏出地图,借着月光仔细查看。邓州城位于南阳盆地南部,是连接中原与川蜀的咽喉,也是蒙古人从河南南下、绕道进犯京湖的必经之地。义父孟珙的命令是联络随州的王大用,合兵进攻邓州,可他心里却另有盘算。
手指划过“邓州”与“蔡州”的位置,孟之继眉头微蹙。邓州固然重要,可蒙古人在此经营多年,城防坚固,且驻军不下两万,就算与王大用的随州兵马汇合,攻下邓州也需付出不小的代价。更重要的是,邓州地处平原,易攻难守,就算打下来,蒙古人也必然会派重兵反扑,到时候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拉锯战,反而牵制住自己的主力。
而蔡州则不同。那里是蒙古军囤积粮草的重地,据说囤积的粮草足够支撑南下的蒙军三个月。一旦烧毁蔡州粮仓,蒙古人绕道京湖的计划便会不攻自破,甚至可能迫使四川的蒙军分兵回援,这才是釜底抽薪的妙计。
“将军,您在想什么?”亲卫递过来一块干粮和水囊,低声问道。
孟之继接过水囊,喝了一口,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你说,是先打邓州,还是先烧蔡州?”
亲卫愣了一下,挠了挠头:“按孟帅的命令,该先联络王将军打邓州。可……蔡州的粮草若是烧了,蒙古人才会真的撑不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