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在。”孟之缙从帐外走进,一身文官袍服,却带着军人的干练。他主管京湖粮草调度,深知责任重大。
“立刻调拨黄州、光州的粮草,星夜驰援邓州!”孟珙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告诉王大用,粮到之前,就算是用牙齿咬,也要守住邓州!”
孟之缙躬身领命:“孩儿遵命!这就去办!”
他不敢耽搁,转身直奔粮草署。黄州、光州的粮仓本有储备,按说调拨并非难事,可当他带着文书赶到时,却被粮仓管事拦了下来。
“孟大人,这粮草……怕是调不了。”管事支支吾吾,眼神闪烁。
孟之缙心头一沉:“为何调不了?这是大帅的军令!”
“是……是史相公那边发了文书,说黄州的粮草要调往淮南,防备金兵余孽,光州的粮草……要留着应对秋汛。”管事拿出一份公文,上面盖着史嵩之的私印。
孟之缙气得浑身发抖。史嵩之是当朝宰相,主和派的首领,一向对京湖战事百般掣肘,没想到竟在这节骨眼上使绊子!“胡说!淮南防线稳固,秋汛尚早,分明是借口!”他将帅府文书拍在桌上,“我不管什么史相公的命令,今日这粮草,我必须调走!延误了邓州军情,你我都担待不起!”
管事面露难色:“大人,史相公说了,谁要是敢违抗,就以通敌论处……”
“通敌?”孟之缙冷笑,“眼睁睁看着邓州失守,蜀地危急,才是真正的通敌!”他看向身后的亲兵,“给我搬!出了事,我一力承担!”
亲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搬运粮草。管事不敢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粮车驶出粮仓,连忙派人向史嵩之报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