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是裴元走的臧贤的路子,而且是用充分合理的理由说服的臧贤,臧贤也是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将毕真弄回京城的。

        但是适用于王敞的这些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毕真。

        因为,如果说山东巡抚是这场遇袭案的第一负责人,那么毕真这个山东镇守太监就是这场遇袭案的第二负责人!

        毕真要承担责任的顺位,甚至还要高于三个在地官,山东按察使金献民、山东都司都指挥使尹增以及山东左布政使夏时。

        再看山东的这三个在地官。

        按察使金献民是把张凤案送至朝堂的重要举报人,山东都司都指挥使尹增和山东左布政使夏时两人都是月余前刚刚上任。

        如果朝廷要把“御史团遇袭案”的板子打在这三个在地官身上,恐怕都察院都替他们觉得冤枉。

        裴元之前还以为自己把趋利避害做的高明,但是当一群同样高明的人看过来时,山东这局面,还真的经不起细琢磨啊。

        裴元不满的问道,“朝廷没给出统一口径吗?总不能任由大家瞎猜吧?”

        万一真有人猜出来了呢!

        宋春娘说道,“张凤案要查的是杨廷和的人,去查案的也是杨廷和的人。如今杨廷和一党还没拿出办案方向,现在大家都只是私下议论,免得多说多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