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看了下守在门外的毕钧道,“如果毕钧拿着手中的十万贯的宝钞直接来找我们兑换,那么我们就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十万贯的交易。”
接着,裴元又在那条线旁边平行的又画了一条线。
随后指着那条线对焦妍儿道,“这是我们给那些钱庄的价格,‘十贯兑换一文’。虽然比我们自己收的价格要低一下,但那些钱庄都不是傻子,知道这才是真正能成交的价格。”
说着裴元继续又画了一道线。
“这是那些钱庄收购宝钞的价格。现在宝钞的价格变动幅度很大,没有一个固定的价码,按照昨天的行情是在‘十三贯兑换一文’到‘十六贯兑换一文’之间。”
裴元指着这条线,像是跳跃一样指向了上面那条线,“也就是说,毕钧拿着在我们这里卖不掉的十万贯,以‘十三贯兑换一文’到‘十六贯兑换一文’之间的价格,卖给了那些钱庄。”
手指又指向下一条线,“这些钱庄又用‘十贯兑换一文’的价格兑换给了我们。”
“我们花了更少的钱,却让宝钞流通了两次,变成了二十万贯的交易量。”
焦妍儿闻言眼前一亮,她也伸出纤纤手指在桌上画了几条细小的线,举一反三道,“既然宝钞的价格变动幅度那么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更精细一些。后续把其中的一部分钱,拿去以‘十一贯’、‘十二贯’的价格,再找别的钱庄收购?”
“这样的话,我们多次分割后,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其中的利润,就能制造出几倍的交易量了。而且参与宝钞交易的钱庄从我们泉字号,扩展到了其他字号,也能让持有宝钞的人更有信心。”
裴元笑道,“想法不错,但也要给人留出足够的利润才行。分割的太细,也会失去流动的动力。就像是河水,有足够的梯度,才能产生吸引人的巨大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