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暾此番回京最大的计划,就是走童子科这个捷径。
宋代规定,十五岁(虚岁)以下童子可由官员举荐,参加童子试。宋朝皇帝对童子试很重视,每有神童,必亲试之。官员和神童父母不敢欺君,所荐神童大多名副其实,如杨亿、晏殊等人,皆是文坛巨擘,当过宋朝的宰相。
曹暾一想,头大如斗,压力如山。
大宋虽然烂怂,但大宋的文人实在是太卷了。
杨亿、晏殊等人皆虚岁六七岁便会写文章,自己都虚岁五岁了,年龄已经不小了!
天啦,自己再不努力,都不一定考得上童子科了!
要在宋朝当一只混吃混喝的富贵咸鱼,真不容易啊。曹暾思及自己的计划,不得不收起赶走大麻烦朱夫子的念头,乖乖作揖,叹着气道:“小子确实要考童子科,请夫子教我。”
范仲淹呆若木鸡。
他倒不是因曹暾的颖悟绝伦而呆滞。
范仲淹神童见得多了,与他亦师亦友的晏殊就是童子科出身的正宗神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