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那个作坊规模多大?”宋瑾有些动心了。
“我也只是听说,但一般来说,一个月一千件衣服,怎麽也得有十几二十台缝纫机一起开工吧。”周颂回答。
“差不多,至少得十几台。现在一台缝纫机一百多,十台一千多,十几台……”宋瑾端起水喝了一口,“咱家的全部家底也就一千多,这还没算布料、人工钱,做不来。”
“那如果把家底都用来买布料呢?”周颂觉得妈妈报出来这个数跟他估计的差不多,所以也没觉得失望,而是换了一个角度。
“买布料的话,现在不要布票了,一米棉布一块多,能买一千多米,大概够四五百件衬衫,的确良的话,减半。”宋瑾想了想,“但这样的话,只有一架缝纫机,你要累Si我啊?”
“那我有个想法,您看行不行。”周颂出了个主意,“您不是跟燕城本地的服装厂挺熟的吗?他们现在开工状况怎麽样?”
“有的好有的差。一般来说,国营大厂还不错,那些集T企业就不好过了,人少,设备少,衣服款式又老,卖不上价,有些都快发不出工资了。”前几年周颂提过之後,宋瑾还真的留意了这些服装厂的信息。
“那这些开工困难的厂子,有没有一把手人品b较好,威信足够高,敢接私活,还跟您关系不错的?”周颂再进一步。
“有是肯定有,但都是快穷Si了的小厂子。”宋瑾明白过来了,“你是说……”
“对,只要有b较可靠的生产方,咱们初期完全可以委托生产啊,哪怕厂子小点也不怕。咱们先从小生意做起,就着他们库存的料,第一批先做十种八种衣服,每种做个二三十件,大小码都有,出货了就先上架销售。等第一批衣服销售回款了,再逐步扩大生产也来得及。”周颂觉得自己这个主意还是有可C作X的。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