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瑛姑的药,暂时稳住了。”黄蓉叹了口气,在他对面的竹椅上坐下,“只是他受的刑太重,筋骨都伤了根,怕是要静养许久才能恢复。”她抬眼看向孟之继,眼中带着真切的感激,“这次多亏了你及时出现,否则我和瑛姑就算能冲散蒙古兵,也未必能顺利带靖哥哥出来。”

        “郭夫人言重了。”孟之继摇头,“郭大侠于襄阳有大功,我岂能坐视不理。”

        黄蓉笑了笑,月光透过竹篱洒在她脸上,柔和了她眉宇间的风霜:“说起来,自襄阳一别,孟兄弟倒是变了许多。”

        “哦?”孟之继挑眉,“哪里变了?”

        “气质。”黄蓉托着下巴,认真打量着他,“从前在襄阳,你虽勇猛,却总带着点少年人的锐气。如今再见,倒添了几分沉稳,像柄藏在鞘中的剑,看着平和,却藏着锋芒。”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听说你在黄州重整忠顺军,还建了水师?”

        孟之继没想到她竟也听说了这些,点头道:“只是刚起步,算不得什么。”

        “这就很了不起了。”黄蓉语气诚恳,“襄阳失守后,多少人消沉避世,你能在这般乱局中拉起队伍,这份担当,便是许多老将也比不上的。”她想起在襄阳城头,这个年轻将领几次三番击退蒙古先锋的身影,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欣赏。

        第二十二章潭边夜语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襄阳的旧人旧事,说到如今的时局动荡。孟之继说起收拢四川残部的不易,黄蓉则讲起这半年来追查郭靖下落的艰险——她曾扮成商贩混入蒙古军营,也曾跟着流民辗转千里,若不是偶然得知游显押解囚车会经过黑龙潭,怕是还找不到机会。

        “我以为……你会回桃花岛。”孟之继望着天边的月亮,声音很轻。

        黄蓉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怅然:“桃花岛是家,可靖哥哥在哪里,我的家就在哪里。”她转头看向孟之继,月光下,少年的侧脸轮廓分明,眼中的真诚与关切不似作伪,心中忽然一动,“孟兄弟,你这般帮我们,就不怕过发生意外,为我们夫妇的事耽误了军国大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