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字,”他低声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母妃…以前教过。”沈妃,他的生母,在彻底失宠、被打入冷宫之前,也曾有过短暂的荣宠。慕容云泽五岁之前,是在沈妃身边长大的,受过最基础的启蒙教育。那些关于文字、关于诗书、关于母妃温柔声音的记忆碎片,是他晦暗童年里为数不多的、带着暖色的珍宝。

        夏玉溪心中微酸。她当然知道沈妃的事,知道那场由盛转衰的悲剧。她正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墙那边却突然传来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和说话声,那声音带着惯有的、令人厌恶的腔调。

        “七皇子呢?又躲哪儿偷懒去了?这院子里的落叶是打算留着过年吗?”是李太监!那阴魂不散的声音!

        慕容云泽脸色骤然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寒光。他迅速将《论语》塞入怀中,用眼神急切地示意夏玉溪不要出声,快躲开。

        但已经晚了。李太监显然听到了墙洞这边的细微动静,脚步声径直朝着这边走来,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哟呵!我说怎么找不着人呢,原来又在这儿跟咱们丞相家的二小姐‘私会’呢?啧啧啧,真是好兴致啊!”

        慕容云泽猛地站起身,尽管身形单薄得像风中的芦苇,背脊却挺得笔直,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挡在墙洞之前,试图隔绝那恶意的窥探:“不关她的事。”他的声音冰冷,带着警告。

        “怎么不关?”李太监阴笑着,那张令人憎恶的脸凑近了墙洞,试图看清外面的情形,“夏二小姐,您可是金枝玉叶,相府的掌上明珠!老跟这冷宫里不清不楚的罪子往来,就不怕…污了您的清誉?坏了您的名声?”他故意拖长了语调,每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针。

        墙洞外的夏玉溪气得小脸通红,胸脯剧烈起伏:“你、你胡说八道!七皇子是皇子!是陛下的血脉!你才…你才是…”

        “我才是伺候人的下人,是吧?”李太监阴阳怪气地打断她,声音陡然压低,带着一种故作好心的劝诱,“二小姐,您年纪小,天真烂漫,不懂这宫里的弯弯绕绕。咱家看在相爷的面子上,好心劝您一句:有些人,有些地方,沾上了,那就是一辈子的污点,洗都洗不掉!您瞧瞧您,花骨朵儿一样的人儿,将来前程似锦,是要飞上枝头做凤凰的!何苦…何苦跟这摊烂泥搅和在一起?平白脏了您的鞋!”

        慕容云泽的身体僵硬如铁,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几乎要刺破皮肉,渗出血来。那尖锐的疼痛却远不及心口的万分之一。是啊,何苦呢?他这种挣扎在泥泞最深处、连呼吸都带着腐朽气息的人,何必去奢望阳光?何必去拖累一个本该活在锦绣堆里、无忧无虑的她?他就像一块散发着恶臭的腐肉,只会引来苍蝇,只会让靠近他的人蒙羞。李太监的话,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将他极力想要忽视的、血淋淋的现实剖开,摊在他面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