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仔细收好报告,唤来锦书为她整理了一下略显素净的宫装,又请苏嬷嬷指派了一位熟悉尚服局事务、为人沉稳的掌事太监随行,一行人便朝着位于皇宫西侧的尚服局走去。
尚服局的掌事女官是一位姓郑的嬷嬷,年近四旬,在宫中经营多年,面色白皙,眼神精明,见到夏玉溪前来,虽依礼恭敬参拜,但言语间不免带着几分对这位年轻未来皇后的试探与隐隐的不以为然,态度看似恭顺,实则带着久居其位的倨傲。
夏玉溪稳住心神,努力回忆苏嬷嬷教导的仪态和语气,落座后,并未急于发难,而是先温和地询问了冥寿祭礼准备的总体情况,以示关怀。随后,她才不疾不徐地拿出那份预算清单,语气平和却异常清晰地将自己发现的几处问题逐一指出,并出示了她查证的依据——《宫闱则例》的相关条款、往年类似项目的花费记录、以及她对当前市价的合理推断。
起初,郑嬷嬷还试图以“今年物料稀缺、价格普遍上涨”、“此次祭礼规格要求高、工艺格外复杂”、“时间紧迫、需加急采办”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辩解和搪塞,言语间甚至带着一丝“娘娘久居深闺,恐不谙此道”的暗示。
然而,夏玉溪并未被她的气势压倒,她沉住气,按照苏嬷嬷教导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针对郑嬷嬷的每一个借口,都提出了更具体、更切中要害的追问。例如,质疑所谓“稀缺物料”是否真有据可查,加急费用是否合理合规,工艺复杂是否意味着所有基础物料都需要溢价。她语气始终平静,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引用的规章数据准确无误,目光沉静却坚定地直视着郑嬷嬷,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渐渐散发出来。
在夏玉溪接连几个切中要害、让她无法自圆其说的追问下,郑嬷嬷起初的从容渐渐消失,额角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也开始闪烁不定。她显然没料到这位看似柔弱年轻的未来皇后,对宫务和账目竟然如此精通,准备得如此充分,言辞如此犀利。最终,在夏玉溪摆出的确凿证据和冷静追问下,她不得不承认预算清单中确有“核算疏漏”、“考量不周”之处,并表示会立即重新核对,拟定更为准确、合理的预算方案,再行呈报。
从尚服局出来,初夏的阳光照在身上,夏玉溪却感觉自己的后背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内里的中衣都有些潮湿。但她的心中,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就感与力量感,仿佛打通了某种关窍。这是她第一次真正将所学付诸实践,独立面对并成功处理了一件具体的宫务难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威信。她真切地感受到,权力并非凭空而来,它建立在知识、智慧、勇气和严谨的基础之上。
当晚,慕容云泽难得在晚膳时分过来,神色虽疲惫,但眼神清明。夏玉溪将白日里去尚服局的事情,原原本本、不添油加醋地告诉了他。他静静地听着,偶尔端起茶盏抿一口,末了,深邃的目光落在她因兴奋和些许紧张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上,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扬起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的笑意,看着她,只说了四个字:“做得很好。”
没有过多的夸赞,没有浮华的辞藻,但这简单而郑重的四个字,却如同最温暖的阳光,瞬间照亮了夏玉溪的心田,充满了肯定、鼓励和难以言喻的暖意。她知道,她正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在他所期望的那条路上,尽管这条路布满荆棘,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努力。
深宫的学习生涯,枯燥、严格、压力巨大,甚至有些压抑和孤独,但夏玉溪却在这日复一日、近乎严酷的锤炼与打磨中,悄然发生着由内而外的、深刻的蜕变。她褪去了少女时代最后的一丝天真、懵懂与依赖,眼神变得更加沉稳、清明、锐利,举止更加端庄、得体、从容,言谈间渐渐有了母仪天下者应有的气度、威仪与智慧。她开始真正理解,何为责任,何为权力,以及,站在慕容云泽那样一个身处权力巅峰、孤寂而复杂的帝王身边,需要怎样的坚韧、智慧、包容与无比强大的内心。孝期的长夜漫漫,等待的时光漫长,但学习的灯火,却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也一点点夯实着未来中宫不可动摇的基石。她知道,等待她的,不仅是两年多后那顶璀璨的凤冠和隆重的典礼,更是一条充满未知挑战、需要她步步为营、谨言慎行、不断学习的深宫之路。而她,别无选择,必须坚定地、勇敢地走下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领看中文;http://www.iboss2000.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