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首先为这份特殊的“礼物”设定了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来源:“臣妾近日为学习理账,广览群书,偶于一本前朝流传下来的、作者不详的杂家笔记残卷中,见有提及海外番商所用之计数之法,称其简捷异常,利于速算。臣妾心生好奇,默记于心。后又结合宫中日常用度核算之实务,加以验证、推演与改良,觉其确有奇效,不敢私藏,故斗胆整理成册,名曰《理财稽要简法》,谨献陛下御览,或可资圣虑一二。”这个说法,将来源推给了模糊的“前朝杂家笔记”和“海外番商”,既解释了其新奇性,又避免了直接的神秘色彩。

        然后,她开始具体内容的“翻译”和“包装”:

        1.阿拉伯数字:她将0-9这十个数字符号,称之为“简码”或“计符”,并赋予了它们与中文数字相对应的名称(如“计符一”对应“壹”,“计符二”对应“贰”,以此类推),并详细说明了其书写简便、易于排列比较的优势。

        2.四则运算规则:她用简洁明了的文言文,重新阐述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规则和竖式计算方法,并配以清晰的例题演示,力求让稍有算学基础的人都能看懂。

        3.表格应用:她精心绘制了多种实用的表格样式,如“收支对比表”(分列收入、支出、结余)、“项目明细表”(按事项分类列支)、“人员考绩表”等,并详细注解了每种表格的用途、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其对于数据整理、一目了然的巨大优势。

        4.九九乘法表:这是重中之重。她将“九九乘法表”整理出来,称之为“九九诀”或“速算诀”,并用了大量篇幅,举例说明其在快速计算田亩面积、赋税总额、物料消耗、工程用工等方面的巨大威力,称之为“掌算者之利器”。

        她写得极其认真投入,常常为了一个术语的准确表达、一个例题的恰当选择而反复斟酌,废寝忘食。字迹力求工整娟秀,如同抄写佛经一般虔诚。她还特意挑选了几笔漱玉轩近期的日常开销账目,分别用传统的流水账法和她整理的“简法”进行核算、列表对比。结果显而易见,新方法不仅书写简洁,计算速度更快,而且条理清晰,不易出错,优劣立判。这一对比实例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最终,她将所有这些内容,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誊抄、整理,装订成一本小巧玲珑却内容扎实、厚度适中的册子。封面选用的是素雅的青色锦缎,上面用工整的楷书题写着她精心拟定的书名——《理财稽要简法》,旁边一行小字:“臣妾夏氏恭撰”。整本册子看起来朴素无华,却凝聚了她巨大的心血和超越时代的智慧。

        除了这本精心准备的册子,她还记起了民间过生辰吃长寿面的习俗。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福泽绵长。宫中规矩大,尤其是在国丧期,任何带有“庆贺”意味的行为都需谨慎。但她想,一碗面,朴素而温暖,承载的是最真挚的祝福,总不至于被视为违制吧?她提前几天便悄悄吩咐了小厨房,备好最精细的高筋面粉,选用最新鲜的鸡汤吊底。在生辰前一天的晚上,她屏退旁人,亲自挽起袖子,和面、揉面、醒面,反复揉搓,直到面团光滑筋道,然后细心地将面团抻成均匀细长的面条。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极其专注,仿佛将所有的担忧、思念和祝福,都揉进了那团面里,拉进了那根根面条中。

        八月九日这天,终于到了。紫禁城内,一切如常,甚至比往日更加沉寂。秋风萧瑟,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慕容云泽依旧如常,天未亮便起身,晨祭、早朝、议事、批阅奏章……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没有丝毫间隙。他面容冷峻,眼神专注地处理着一件件关乎国计民生的要务,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个对他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或者说,在国丧的阴影、政务的重压以及对先帝复杂的哀思情绪交织下,他下意识地选择忽略,或者说,无暇也无心去记挂这个本应属于个人的日子。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虽为国丧,宫中的照明用烛仍需保证)。慕容云泽终于在亥时初刻,处理完了手头最为紧急的几件公务。他揉了揉布满血丝、酸涩不堪的双眼,推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章,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提醒是否传膳,他摆了摆手,毫无食欲。沉默片刻,他起身,习惯性地、几乎是凭着本能,踏着清冷如水的月色,朝着漱玉轩的方向走去。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在空旷的宫道上显得格外孤寂。

        漱玉轩内,灯火通明,却异乎寻常地安静,连平日里伺候的宫人都比往日少了许多,只有锦书和两个心腹小宫女垂手侍立在角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