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梓迟疑了十几秒,然后给出了他的结论:“也就是说,袁钟的完全控股靠的是袁老爷子退休后移交的表决权。理论上一旦袁老爷子寿终正寝,他的遗产顺理成章的交给袁钟,那么公司的整体决策权也会稳健转移到袁钟的手上。但是如果反过来,袁钟走在了袁老爷子之前……要考虑的就是这百分之三十的去向。”

        本来以袁老爷子后代为标准的核心圈子以外的百分之二十四就已经足够让人头疼,互相售卖股份还能造成巨大的差异。但提起遗产,涉及的人还不止这些。根据徐天翼的说法,按照不同人留下遗产的先后顺序,决策权最后的归属简直是一团乱麻,谁也无法预料到最终结果。

        作为法定配偶,袁祁和袁振两个人的母亲理论上也是袁钟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之一,但刺杀事件发生前还是发生后,这对怨侣的关系显然都不那么好,连表面夫妻的体面都懒于维系,纯属各走各的阳关道,谁也不可能认为袁钟的遗嘱会把她算在里面。

        至于袁老爷子虽然确实有自己的偏好,但在外头的名声一直是讲究公平不区别对待:几乎是开诚布公、坦坦荡荡地说明白了自己不区分顺位继承人的顺序,只会把大部分的资产均分给亲儿子、孙辈和还在世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有“大部分”就必然有“小部分”,哪怕听过袁老爷子的慷慨陈词,没有人会认为这不是指的那个存在占比要求的股权。而经手过这则遗嘱的确定,徐天翼也对这件事完全知情——但是有一点和其他人不同。

        他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事实上,袁老爷子想要均分的财产也包括那点股权。也就是说,如果袁祁还活着的时候袁老爷子去世,名单上每个人都只能拿到股份的百分之三。他说的‘大部分’对应的‘小部分’,其实只是几个很难完全实现均分的房产。这也不是为了玩文字游戏,只是随口一提时的严谨。不过后来,袁老爷子知道了这种误会也有默许的意思。知道这事的人不多,袁钟甚被蒙在鼓里,除了我和我老师也应该只有很难从中获得大头利益的几个老人。”

        又是一道数学题。

        谁也不知道袁老爷子怎么想的,偏偏不让自己的独生子高枕无忧地获得全部的公司决策权,甚至没有提前知会清楚。但是现在得到的结论已经足够简单:袁钟不能单靠未来继承遗产获得全部的表决权,袁老爷子一旦去世,他所盼望的完整权力会被很大程度瓜分,恐怕需要通过真材实料来操控整个家族仰仗的公司。

        但袁钟本人又偏偏对此不知情。

        更讽刺的是,现在袁祁死了袁钟半死不活,袁老爷子远在国外倒是活的精神奕奕。根据徐天翼的说法正和几个老朋友在养老社区里饮酒下棋安详度日,听到袁祁堪称曲折的死讯也只是略感惊异,借着一点熟人透露出来的线索,感叹实在是家门不幸。

        至于袁钟的刺杀因为警方刻意压下了消息,至今倒是还没有传的那么远。毕竟人还活着,在查清真相前封锁信息避免节外生枝比通知几乎没有什么日常联系的直系家属还是重要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