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让卫东当然先给经委那边打电话汇报了整个过程。
但只谈事不说人:“切诺基是SUV越野车型,这在人少地广的北美,以及目前道路状况不太好的内地,都有很大的未来空间,所以我本来主力是想把这个车全产业链铺开,正好我们在机场路郊外那个新汽车产业园可以承接,未来也方便顺着那段儿京杭运河疏浚后,运到津门港出口,这就彻底解决了合资车厂进口零部件和外方利润的外汇支付问题。”
产能一万的切诺基总装厂,到现在都只有三五千年产量,全都卡在这个外汇上。
内地的真实想法肯定是学技术,没想多卖外国车,但现实就是现代工业架构,不是这么简简单单就能学会。
而且一旦尝到卖外国车赚钱的甜头,合资车厂又会本能的抵御搞自主品牌的艰难开发。
躺在卖外国车的红利上舒舒服服多少年都不思进取。
这是后来都知道的事情。
让卫东就从这会儿开始防范:“但既然他们还要在沪海搞个轿车产业链,那我们做个新民营的尝试,就整个中方资产属于国资,但经营完全按照民营、私营模式来,整个项目当然不需要国家掏钱,最多也就地块等支持,我来保证投资和搬迁投产,不要股份只要长期经营权,好了是内地形成汽车产业规模,企业收益,坏了算我投资失败。”
经委那边当然知道他这么谨慎回避资产的目的:“轿车是哪款车型?”
让卫东的选择更谨慎:“他们推荐的厢式商务车,我拒绝了,那个总量不会太大,豪华轿车我也拒绝了,克莱斯勒做这个并不是最好的,甚至整个花旗美式在豪华这块儿都不行,我们就踏踏实实的学普及型廉价轿车,就是之前您来谈过那款道奇600型,我们要的是量大,只有量大才能学到现代汽车制造的精髓。”
电话那头笑起来:“你的思路总是这么与众不同,当时汽车工业公司这边推荐这款车型是花旗畅销车型换代,可以用较低成本引进,谁知道他们坐地起价,等看了奥迪车型,我都觉得有差异,好像他们在这块也没那么领先?”
挟七十年代登上月球、太空飞行的威望,花旗科技、工业制造都是超级大国的遥遥领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